我是女生,原生家庭的負擔太累了。
樓主女,已婚,剛三十出頭。生活在三線城市。名下有房有車,不過都是貸款買的。
我有妹妹弟弟,家中兄妹三人。
我對父母感情很深,因為父母養育我多年,也為我及弟弟妹妹付出了很多,姐弟三人,爸媽在我身上付出的相對更多,因為我小時候早產,身體不是很好,父母當時為了我傾盡所有,加上爺爺奶奶不待見我們,也經常受到周圍表兄弟妹的欺負,所以父母當時很辛苦。而我認為,在多年的成長環境影響下,我的性格比較獨立強勢。
樓主買房買車是這幾年的事情。回到前面說的房子車子問題,因為這就是矛盾所在。
2014年底,在家里明確無能力支付首付的情況下,自己湊了十來萬,加上家里當時也幫忙了幾萬,所以付了首付,買了套小戶型。當時我爸爸說要寫我弟弟名字,但因為他還在讀書,手續比較繁瑣,當時著急簽合同,就直接寫我名字(當時其實我也沒有考慮寫誰名字的問題,只是覺得,買個房子,在這個地方有個落腳點,父母從外地過來,起碼也有個地方住,當時是以我的原生家庭為主,覺得是誰的名字不重要)。
2016年交房,考慮到弟弟當時還有一年就畢業了,現在裝修好放一段時間就正合適,我就立馬裝修了。我當時已經有個感情穩定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
裝修的時候,投入的精力跟金錢,可以說只跟我和我老公有關系,涉及的裝修費用及后期家電入場,我本人及老公當時花了將近二十萬,家里前后可能支持了三四萬(我媽媽說的,我也沒有具體計算過)。整個裝修過程父母幾乎沒有來看過房子,而我弟弟當時就在當地讀書,學校里距離房子也蠻近,周末也從沒有過來幫忙,我開口說忙不過來讓他來幫一下,他也總是有理由推脫。直到2017年裝修好,我也結婚了,我弟弟就理所當然住進來了。
本來以為這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不過這個時候開始真正考驗感情了。忘了說,因為我工資不高(2200左右),所以每月的房貸是家里在幫負擔。
房子裝修好,我沒去住過,不過水電費等各個雜費都是我繳納,2017年弟弟也畢業了,下半年開始已經去實習參加工作了。矛盾就是這個時候開始的。
我跟父母提,既然他有工作有收入了,那就由他來負擔房子的雜費,一個月兩三百(不包括物業費),我父母及弟弟不同意,理由是工資很少(2000左右,不過后來漲了),沒辦法負擔,我媽媽說如果我堅持這樣,那就她每月多增加給我房子的雜費,讓我不要總是糾結這個問題。我沒接受。這是我跟父母分歧的開始。其實我只是想培養我弟弟的責任感,讓他逐漸開始承擔家庭責任。
這個矛盾產生的過程中,我弟弟也談戀愛了,周圍的鄰居說我弟弟經常換不同的女生帶回家(本來談戀愛很正常,我也不反對,就是覺得鄰居反映了他換人帶回來的做法,我反感),跟他溝通,讓他注意周圍的影響。但父母不反對,覺得大學畢業談戀愛了,這是他的自由,所以我跟父母的分歧又開始了。
這過程中,我弟弟算是穩定了感情,有個固定的女朋友了。但是我還是反對帶回家的,因為女朋友還在讀書,而我弟弟工作不穩定(但工資已經比我高了),我認為這段感情沒什么考驗的基礎,所以不是很同意他三天兩頭帶回家。這也是分歧,而這次我表達立場的態度也比較強硬,跟父母及弟弟溝通也就不歡而散了。
這期間,我跟我媽媽表明過態度,房子以后可以無條件給父母住,但是我不會把房子給我弟弟。我媽也說以后再讓我弟弟他們自己買房子,跟弟弟小兩口分開住,我當時以為談妥了,也覺得蠻高興。
而在前幾天,我爸媽到這邊來,我媽跟我說,如果弟弟沒能力買房,這個房子就讓他跟他以后的老婆先住著(先住著,但是態度很模糊,意思就是如果一直沒能力,也許就一直住下去)。因為考慮到之前幾乎總是不歡而散,我當時沒表態。
直到昨晚,我弟弟又把女朋友帶回家。我就在微信里嘗試跟我媽媽溝通,大致就是房子我不同意給弟弟結了婚以后住,并說明道理。我媽媽沒回復。直到將近凌晨12點,我爸爸在我們一家五口的群里說說讓我弟弟這段時間去看房,他要買房(以我對我爸媽的了解,如果他們是想跟我弟弟溝通,會私聊。現在發到群里來,就是想讓我知道他們現在生氣了)。其實他跟我媽目前是沒能力負擔的,我當時覺得蠻生氣,因為他們總是用這種方式來明確他們作為父母的立場及權威,而完全不考慮我的感受。我當時就回了一句“買得起就買”,結果我爸爸就從家庭群里退出來了。
其實關于房子產權的問題,這幾年我爸媽先后有試探,要加上他們一方或者我弟弟的名字,我沒同意,當時是覺得加名字太麻煩了,我不想折騰。現在想想,萬幸沒同意。如果加了名字,以父母護犢心切及弟弟的自私立場,也許就是關系破裂的開始,雖然現在已經多次不歡而散。
這是關于房子的問題,本來我不認為弟弟住房子里有任何問題,因為我作為姐姐覺得這能減輕他一定的經濟負擔,更多心思沖刺自己的事業(起碼我沒這么幸運,因為我當時真的要考慮每月房租的費用)。我介意的是,他認為這一切太理所當然,總是有父母依賴及善后。從讀書到現在參加工作,對父母跟我都沒有什么感恩(我父母覺得他很懂事,因為他會跟我父母說他的道理,但是只會說不會做),尤其是這套房子他住進來后,房子的衛生從來不打掃,都是我有時間過去覺得太亂忍受不下去或者父母來了清理~從沒有主動回家看望過父母,節假日也總有理由說有事不回家,參加工作了有了收入,錢也收得緊緊的(起碼對家里人是這樣);吃了飯碗筷能留個幾天幾夜不洗,如果是父母在這,完全就依賴著父母幫他洗衣做飯。而最大的分歧,就是我父母不覺得我弟弟有任何問題,認為他還小,我做姐姐的對他要求太苛刻。這是導致我心理極不平衡及我對弟弟有意見的主要原因。
說完了房子,再來說說車子。車子是2017年中旬買的,當時因為我爸爸整天吹耳邊風說沒有自己車坐別人車上下班要看臉色(他及我媽媽沒有能力再負擔,房貸是我媽媽給的),作為兒女我心里是難受的,也想報恩(也可以說是我自作自受),因為當時手上有點點積蓄,跟妹妹商量后,我倆湊了首付(瞞著我老公,但買車出的錢是自己的婚前財產),買了車,把車子給我爸爸用,但入戶名字是我的。而每個月1600左右的貸款,要從我2200左右的工資里負擔。我爸爸沒有要分擔的意思,也似乎覺得這是我們作為兒女理所當然要做的事情。而因為房子的事情有了分歧,我對父母也有了意見,覺得是時候開始明確這些家庭負擔(要考慮自己的小家庭了),我沒能力也不想再負擔車子的費用了,實在不行就賣掉,而我媽媽的回答是,每個家庭都需要一輛車,要不不賣,再想想辦法。
在負擔車子貸款及房子雜費的雙重壓力下,我其實最難受的是我父母的態度。我弟弟現在的工資每月的比我高,但父母護犢心切,說這些壓力都不要我弟弟負擔,但是我呢?其實我壓力很大,為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我被掏得心都要空了。有些時候,我負擔不了,我的老公還要從我們的生活費里幫我分擔。我也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小家庭。
我現在很糾結,也打算這一次找個時間回去跟父母商量,把之前他們給的首付,裝修的三四萬,及支付了這么久的房貸總額給回我爸媽,然后這套房子的產權(使用意義上的產權)明確一些。不過,以我對父母的了解,尤其是我爸爸,如果我提出這樣的要求,大概就會大怒,說養我這白眼狼之后,跟我說斷絕父女關系了吧,呵呵~~~
真的很想一走了,再也不管了,因為我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導致家里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孩子現在完全依附于家庭,一直在躲避責任的長大,而他成長的代價,也成了我的負擔。
我太累了。去年結婚,我家里也沒有任何的陪嫁,我媽媽原來有三萬(給我弟弟找工作辦事的錢,因為后面用不上)暫時放在我這,結婚時候我需要添置東西,把錢逐漸也花掉了,現在我媽媽總是責怪我怎么把她的錢都用掉了。想想,我心真的很涼,而此時此刻,他們大概還在心里責怪我這個白眼狼女兒吧。
我覺得這么多年來,自己真的很獨立,參加工作后,因為工資低要租房子,開始的兩年偶爾媽媽有給點錢分擔經濟壓力,但是后來有其他收入(兼職),爸媽的衣服鞋子幾乎都是我在買,弟弟還在讀書的時候,我也常常給他買,父母也明確說過不讓我花這些錢,而我弟弟從來沒有過感謝。我覺得自己有這個能力負擔,就應該對我爸媽好一點,作為手足,我也愿意去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是,我現在真的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