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寫丨暖心的乘車便利貼
新聞特寫丨暖心的乘車便利貼
【新聞特寫】
原標題:暖心的乘車便利貼
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 葉小鐘 通訊員 胡蝶 劉雯
“我把檢票口、車廂、座位號還有檢票時間都寫在上面了,您按照這個去坐車。”1月11日15點30分,廣州南站3層候車室,客運員鐘寶蓮將一張乘車便利貼交給一位老年旅客。
“謝謝啊!”接過乘車便利貼,老人家知道怎么乘車了,開心地笑了。他是當天第85個接過鐘寶蓮的乘車便利貼的旅客。
“感謝這位好心的工作人員幫我縫好手提包,化解了我的尷尬。”1月10日,鐵路12306客服人員將王先生的感謝轉達到廣州南站。原來,王先生乘車檢票時,編織袋突然裂開,砂糖橘滾落了一地,王先生尷尬不已,趕忙撿拾。這時,鐘寶蓮迅速趕來,幫他撿起剩下的砂糖橘,并從腰包中取出針線,縫好了袋子。
“來廣州南站乘車的旅客很多,經(jīng)常會有不同的需求,我多準備一些物品,隨時能用上。”鐘寶蓮展示著自己的隨身腰包,除了筆、乘車便利貼外,還有針線盒、創(chuàng)可貼、活絡油等日常用品。
春運前3天,廣州南站日均到發(fā)旅客近40萬人次,旅客問詢最多的問題就是檢票口信息。一個班下來,鐘寶蓮要回答旅客的問詢上千次。
“她可是我們廣州南站有名的‘活地圖’。”鐘寶蓮的同事李瑩介紹說,自2009年到廣州南站工作以來,鐘寶蓮用6本厚厚的筆記本記滿了每次調(diào)整運行圖后列車停靠股道、變化、應急處置方法等。
鐘寶蓮提煉總結出一套“望聞問切”服務方法。即眼望四方,關注旅客動態(tài);耳聽心聲,耐心聽清旅客問詢;問人所需,根據(jù)旅客表情和肢體語言,主動上前咨詢,送上服務;切中業(yè)務難點,逐一進行通關。今年春運開始以來,她已獲得旅客各種表揚40余次。